<strike id="1jhrp"><ol id="1jhrp"></ol></strike>
<noframes id="1jhrp">
    <noframes id="1jhrp"><i id="1jhrp"></i>

    <form id="1jhrp"></form>
      <dl id="1jhrp"><dl id="1jhrp"></dl></dl>

          <ruby id="1jhrp"><ruby id="1jhrp"><dfn id="1jhrp"></dfn></ruby></ruby><track id="1jhrp"><ruby id="1jhrp"><ol id="1jhrp"></ol></ruby></track>

          <span id="1jhrp"></span>

          <ruby id="1jhrp"></ruby>

            13項出版行業標準擬立項,涉及編校質量、社會責任報告、分級閱讀、VR技術……

            5月15日,國家新聞出版署官網發布《關于新聞出版業2020年第一批擬立項行業標準項目的公示》,25項行業標準擬立項。通知由中宣部出版局發布。公示截至日期為2020年6月15日。

            通知指出,為進一步推進新聞出版業高質量發展,根據行業發展需要和有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行業標準立項申請,擬將25項行業標準列入新聞出版業2020年第一批行業標準立項計劃。

            13項與出版業相關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      《公示》附件1《擬立項的25項行業標準匯總表》顯示了詳細的標準名稱。

                  25項行業標準中,13項與出版業相關,涉及編校質量、出版企業社會責任、二維碼和VR技術的應用、數字出版、兒童分級閱讀、中小學館配書目等多個方面。

            值得關注的是,這13項標準均為制定。

                  13項出版相關標準包括前11項和第24項、第25項。

                  前11項的技術歸口單位為全國新聞出版標準化技術委員會,項目周期除《智媒體電子書存儲格式要求(4部分)》為18個月外其他均為12個月。

                  最后2項的技術歸口單位為全國出版物發行標準化技術委員會,項目周期均為24個月。

            覆蓋出版業多個領域

                  13項行業標準,覆蓋傳統出版、數字出版、版權保護、圖書發行4個領域。

                  4項涉及傳統出版,分別是《出版物(圖書)編校質量差錯判定細則和計算方法》《出版企業社會責任指南》《四角號碼檢字法》《圖像識別與檢索技術規范》。

                  6項涉及數字技術應用和數字出版,分別是《出版物二維碼技術應用要求》《出版物VR技術應用要求》《專業知識資源權利描述》《數字教育出版  課程制作要求(5部分)》《智媒體電子書存儲格式要求(4部分)》《復合數字教材制作質量要求》。

                  1項涉及版權保護,為《區塊鏈技術在版權保護中的應用技術要求—文學、圖片作品》。

                  2項涉及發行,分別是《3—8歲兒童分級閱讀指導》《中小學館配書目編制規則》。

            專家觀點 一

            張增順:制定編校質量相關標準非常必要、非常及時

                   《公示》附件2《擬立項的25項行業標準情況》披露了這些行業標準的具體信息。

                  放在首位的是《出版物(圖書)編校質量差錯判定細則和計算方法》,其研制的目的是為編校質量檢查提供更為全面系統、細致周到、操作性強的差錯判定依據,為推動出版業編校質量的提高提供標準支撐。該標準擬將編校差錯分為十二個大類,分別給出編校差錯判定細則和計算方法。

                  “制定這個標準非常必要、非常及時!”中國出版協會編輯校對委員會主任、韜奮基金會秘書長張增順如是認為。他告訴《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》記者,關于編校質量差錯的判定,早在《出版質量管理規定》當中就有明文闡述,當下為了向人民大眾提供更多的優秀精神食糧,要求我們的編校質量檢查的內容更加深入、范圍更加寬泛、判定依據更加精細,迫切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制定相關標準。

                  張增順說:“國家新聞出版署昨天公示了2020年第一批擬立項行業標準項目,《出版物(圖書)編校質量差錯判定細則和計算方法》放在首位,它體現了我們出版人的一種社會責任擔當,為推動出版業編校質量的提高提供了一個標準支撐,促使我們對出版編校質量的管理更加精細、判定更加科學精準。”

            專家觀點 二

            海飛:建議在館配書目相關標準中列出中小學生必讀書目

                  其中有兩項涉及童書的標準,分別是《3—8歲兒童分級閱讀指導》《中小學館配書目編制規則》。

                  根據《公示》附件可知,《3—8歲兒童分級閱讀指導》旨在落實《全民閱讀“十三五”時期發展規劃》中“保障重點,少兒優先”以及探索建立中國兒童分級閱讀體系的要求,將根據3—8歲兒童心理發展狀況,規定了分級閱讀素養的發展目標、分級閱讀的書目及特征。

                  《中小學館配書目編制規則》規定了中小學圖書館館配書目的結構及編制方法,館配書目的數據項信息內容及著錄規范,機讀館配書目編制方法。該標準適用于出版發行機構、中小學教育管理部門、中小學校、社會活動機構向中小學圖書館配備和推薦書目的編制。

                  就這兩項標準的制定意義及影響,本報記者采訪了中國出版協會少兒讀物工作委員會原主任、資深出版人海飛。

                  海飛認為,擬立項的《3—8歲兒童分級閱讀指導》,重在科學精準的閱讀分級和循序漸進的閱讀引導,對童書出版也提出了“適齡出版、科學分級、精準定位”的新要求。“這個年齡段正是一個從親子陪伴閱讀到兒童自主閱讀、從圖畫形象閱讀到文字想象閱讀的重要階段,分級好,大有益。”  

                  對擬立項的《中小學館配書目編制規則》,海飛認為,這是優化館藏資源、提升館配書目質量的重要舉措。編制規劃對童書出版的要求是質量第一,多出好書。由此,海飛建議,借鑒國外先進經驗,在規劃中可明確列出能夠體現國家意志、養成中國精神的“小學生必讀書目”和“中學生必讀書目”,打造好作為一個合格的中國人的精神底色。

                  海飛認為,立項制定行業標準,是中國出版從高速度發展向高質量發展戰略轉移的重要標志,是中國出版在互聯網時代創新發展的重要標志。行業標準的制定執行,必將推動我國出版業更規范、更有序、更理性、更科學、更現代地向前發展。  

            上一篇 :  中國印刷博物館開展線上活字印刷術研討,專家們"云"上對話
            下一篇 :  蔡朝東老師《信念與責任》演講心得體會
            欧美aa 国产精品资源 成 人 黄 色 网站 小说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av动漫

            <strike id="1jhrp"><ol id="1jhrp"></ol></strike>
            <noframes id="1jhrp">
              <noframes id="1jhrp"><i id="1jhrp"></i>

              <form id="1jhrp"></form>
                <dl id="1jhrp"><dl id="1jhrp"></dl></dl>

                    <ruby id="1jhrp"><ruby id="1jhrp"><dfn id="1jhrp"></dfn></ruby></ruby><track id="1jhrp"><ruby id="1jhrp"><ol id="1jhrp"></ol></ruby></track>

                    <span id="1jhrp"></span>

                    <ruby id="1jhrp"></ruby>